
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蘭青山
尊敬的周司、徐局長,各位領導、各位同道,大家下午好!
科技引領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因為大家對中國中醫藥公司在“一帶一路”上不了解我們,所以我還是先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有關情況,第一個是我們的背景,我們公司隸屬于國藥集團,國藥集團2021年特別風光,有幾個數字跟大家說一下,國藥集團總銷售收入超過了7000億元,雖然在世界財富排名榜上是第80位,但是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是,我們在全球世界500強醫藥企業榜單當中排名第一位,第一次有中國企業超越了輝瑞、米萊,這是了不起的成就。整個國藥集團有8家上市公司,我們是其中一家,三個制藥板塊,我們承擔的是現在中藥板塊。
我們公司在全國看起來有四個第一,中藥配方顆粒科研技術、生產能力、市場規模全國第一,中藥材基地布局和產地初加工能力全國第一,中成藥品種數量和生產能力全國第一,中藥飲片“共享中藥·智能配送中心模式” 全國第一。旗下有101家企業,到現在為止也是中國國內產業鏈最齊全的企業,從國藥種業有限公司到國醫堂,所有的環節都有,這是旗下的品牌,有眾多的非物質遺產和老字號的基礎上,現在我們把它統一為龍印中國藥材品牌是我們的要素品牌。
第二部分向各位匯報一下科技引領中藥控股高質量發展,中藥企業的發展一般來講是依靠科研和營銷兩大動能來驅動,但是你要仔細的分析發現,在配方顆粒里面,你只要有了各種標準,才能讓配方顆粒單一產品成為一個可銷售的產品,如果你有省標就能在那個省范圍內銷售,如果有國標就能在全國范圍內銷售。我們有970個中成藥的批文,真正賣的好的就10個,而這10個恰恰都是擁有獨家發明專利的,所以你要做回顧性分析就會發現中藥行業里邊科技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我們的社會和行業都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未來科技又如何引領中藥控股的高質量發展,我們有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第一雙核驅動,就是我們堅定不移圍繞兩大類別雙核驅動的科研戰略部署,簡單說就是我們把標準當產品來研究,因為中藥系列產品當中標準缺乏、規范欠缺這是個軟肋,所以我們在圖的右邊從種質種苗標準、種植規范標準、采收加工標準、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標準、飲片等級標準中成藥質量標準、包裝倉儲標準以及追溯標準都是由我們公司主要來創建和發布的。
產品研發方面我們有中藥創新藥的研究,有中藥經典名方的研發,有中藥品種的二次或者多次開發,有種質種苗新品種的培育和繁育,有中藥飲品特殊品種的研發,還有大健康產品的研發,我們目前公司主要聚焦在六大核心領域,一是骨科,二是呼吸,三是精神心理,四是皮膚,五是腫瘤,六是心腦血管,這六大方向。目前在研的產品主要有三條,中藥創新藥,現在在做的是1.1類精神心理藥,郁樞達片是治療焦慮癥的,第二個是化濕敗毒顆粒,去年拿了1.1類的創新藥以后,今年在做增加適應癥的研究,第三是中藥材新品種,我們現在平均每年要拿到2到3個中藥材的新品種,經典名方在做35個,中成藥二次開發有6個都是做循證醫學研究,進行改進或者增加適應癥的工作。
標準研發,目前從藥材到配方顆粒我們都在進行,這里我列一下配方顆粒,配方顆粒通過做國家和地方標準,從標準制定到標準實施的轉變,形成了中藥全產業鏈的質量追溯體系,在全國配方顆粒標準當中已經發布了200個,由中國中藥控股的天江和一方做發布的就是102個。
第二圍繞中藥全產業鏈建設進行科研資源真核,這個圖就是我們公司畫的中藥全產業鏈的圖,一般把它畫成上中下游,我們從種質種苗開始,到消費者服務,這里全都有,是中藥大健康產業的一張全產業鏈資源圖,在中藥材方面,中藥材良種繁育、瀕危藥材繁育等關鍵技術研發,道地和高品質中藥材定向栽培技術研發、中藥材種子加工技術研發,中藥材及種子種苗標準研制等工作。中藥材、種質種苗的標準目前主要是以我們公司為主在進行。第二是中藥炮制方面,飲片炮制工藝技術傳承創新研究,完善中藥炮制生產技術規范;常用中藥飲片、毒性中藥飲片、發酵中藥飲片以及經典名方特有的飲片炮制技術傳承和創新、中藥炮制技術規范和質量標準、輔料標準、中藥材產地加工與炮制一體化等研究。三溯源方面,我們公司有兩套系統,啟用中藥全過程追溯系統。在基原確定、制定GAP規范、質量標準的一致性傳遞方面融入科技力量,科技力量主要是兩種,第一種叫區塊鏈技術,第二個叫物物互聯,區塊鏈技術就讓數據不能夠再篡改了。四發揮引領作用,在配方顆粒方面,我們將繼續引領國家技術的標準。五打破僵局,中藥經典名方研發,院內制劑中藥新藥轉化,名優中成藥二次開發和技術改造升級、質量標準提升等研究,重新啟動中藥1.1類新藥郁樞達片III期臨床研究,開展中藥大品種循征臨床研究和休眠產品中的獨家產品和獨家劑型的二次開發等中藥新藥研發工作。我們在積極探索這六個中藥研發,在中藥大健康產品研發方面我們開發了體質調節、 美容養顏、腸胃道調節、婦女保健等方面藥食同源的產品和時尚產品。
第三圍繞中藥大健康重點領域進行開發。我們的研發力量將集中在某一個領域里頭,對現在排名前6位的領域將進行逐一篩選的選出,研發力量將專注于一個或某些領域;對標排名第一的專業公司;專注于走出去,在巴黎設化妝品研發中心,和請進來(請世界領先公司的技術骨干到我們公司進行3D骨產品打印的研發工作。人才保障、科技投入保障以及科研機制保障,這是眼下我們實實在在在推行的事情。特別重視科研機制保障,改革重大科研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大家所能看到的揭榜掛帥、賽馬、健全獎補結合的資金支持機制在中國中藥控股的2021年都開始了。我們的投入實際情況在2021年的時候只占收入比的3.81%,我們在“十四五”末將達到5.60%,這個是世界先進國家還是有差距。
未來展望兩條,第一個是如何使我們與臨床結合的更緊密,也就是說以前的中藥廠是前店后廠,是醫生開的藥廠,這幾十年以來醫和藥有些脫節了,所以我們要回頭去,和國家醫療中心進行6個方面的合作。第二在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一帶一路”建設中占領中醫藥高地,第一個以澳門為中醫藥標準化實驗基地,在橫琴建設示范型企業,開拓葡語系市場,第二個發揮我們與香港大學、澳門大學的合作研發優勢,通過交叉學科的聯合研究,在探明中藥作用機理、真實世界研究方面力爭處于第一賽道。第三是以院內制劑為抓手,聯合開發院內制劑,發揮自身原有在工藝確認、質量標準制定方面的優勢,開拓大灣區的市場。四是發揮在中藥材種植加工等領域的優勢,要落實中藥材國際種植加工及貿易項目,包括中藥材種植期間的專業人才和技術服務,作物和初加工,中醫院、中醫藥科技研發基地的建設運營工作等。
總之我們要深入大灣區伏地,推動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中醫藥更好地走向世界,作為國藥集團的中藥專業平臺,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科技發展目標是以促進集團中藥產業發展為核心,打造中藥全產業鏈,以大宗中藥材、毒性和瀕危藥材的培育和基地建設,打造“中國藥材”要素品牌,以中藥飲片、配方顆粒、中成藥和健康產品為重點,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中國中藥”企業品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