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第六屆“一帶一路”中醫藥發展論壇作為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論壇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題為:深化“一帶一路”中醫藥合作 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外政府部門官員、國際組織代表、工程院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廣東、浙江、陜西、云南、江西、福建、四川、甘肅、河北、河南等10省政府政協領導與南非、以色列、白俄羅斯、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津巴布韋、贊比亞、佛得角、利比里亞、斯里蘭卡、烏拉圭、古巴等20家駐華使館使節以及企業代表等400余人參加了會議。

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林書成出席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艷紅局長、希奎副會長、靳偉副市長,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非常高興能夠參加“一帶一路”中醫藥發展論壇,分享時代機遇,暢談合作愿景。
中醫藥服務貿易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原始創新潛力巨大的民族健康產業。近年來,四川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商務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關心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部署和“貿易強省建設目標”,依托我省服務貿易平臺載體,推動服務貿易穩步發展,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等紛紛落地四川。
2022年四川省服務貿易額達到1194.98億元,規模持續位列全國第九位,中西部第一位,其中中西部服務貿易貢獻巨大。
四川是中醫藥發祥地之一,享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育,全省現有中藥資源9035種,常用中藥材312種,當地藥材86種,中藥材種植面積850余萬畝,現有星級中醫藥現代農業園區9個,規模以上中藥企業249家,建成國家中藥種子資源庫和四川省中藥材追溯服務平臺,川藥年綜合產能達到1200億元。全省有中醫藥醫療機構8532家,年增藥量達到1.67億人次,中醫藥從業人員超過了30萬。
依托優勢資源,我省加強資金保障和政策激勵,探索“一帶一路”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新模式,打通四川中醫藥服務品牌,全面提升四川中醫藥服務貿易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一是領導層面高位統籌推進。全國政協梁振英副主席高度關注四川的中醫藥產業發展,來川調研開展座談會聽取四川中醫藥的匯報,推動川港中醫藥合作走深走實。
省委省政府全力推動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省長親自擔任中醫藥工作領導小組的組長,重大會議均對中醫藥工作做出部署,將中醫藥作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四川的重要任務,將中醫藥產業作為千億級的產業優先發展,萬億級醫藥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不斷提升中醫藥的海外服務能力,先后在黑山、德國、捷克等國家建成8個中醫藥海外中心,累計服務了10萬余人次,在西班牙、阿根廷、意大利和蘇里南建成了海外惠僑遠程診療站5個,開展在線問診、中醫診療、康養講座100余期,海外僑胞反應強烈,踴躍申請建設新站,經過遴選在計劃外新建3個,逐步構建四川中醫藥線上海外服務平臺體系。
三是啟動中醫藥國際標準的制定,成立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單設國際標準工作組,川芎、姜黃、西紅花、葛根四個ISO項目進展迅速,川芎、姜黃進入DIS投票階段,川芎歐洲藥典標準修訂取得突破,預計歐洲市場川芎合格率從不到1%會大幅提升至80%以上。
四是加強中醫藥國際傳播,啟動四川中醫藥海外傳播行動,從能力培訓、內容生產、矩陣建設等方面打造重點視頻欄目,開拓社交平臺賽道,發展跨境電商,傳播中醫藥知識,構建中醫藥國際傳播話語體系。2021年以來,與泰國、南非、加拿大等地院校合作,通過接收留學生、派遣老師、線上課程等方式聯合培養中醫藥的國際人才達到800余名。
五是高質量建設服務出口基地。按照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六大任務”工作要求,我省撥付了7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基地建設,培育中醫藥服務貿易新業態。基地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與葡萄牙、阿聯酋、尼泊爾等1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合作關系,開展“中醫關懷”海外巡診和“捷克中醫藥文化節”系列活動。攜手新綠色藥業將中藥配方顆粒走向歐洲市場,地奧心血康膠囊、三七通舒原料藥、康復新液成功走向國際市場,海外商業存在持續拓展,區域集聚帶動作用顯著增強。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下一步將學習借鑒兄弟省區的經驗做法,積極推動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營造開放創新、包容審慎的政策環境,建立國際科技協同創新機制和醫療合作平臺,提供高質量中醫藥服務產品,推動中醫藥學術交流與合作,培養國際化中醫藥服務貿易人才,推廣基礎中醫藥國際標準,鞏固中醫藥服務貿易品牌,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四川力量”。
最后,熱烈歡迎大家到四川來做客,到成都街頭走一走,感謝四川現代化建設的萬千氣象。預祝本屆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